「2025澳門本地科學營」圓滿閉幕
引領學子探索科創前沿 點燃科技熱情​

澳門本地科學營激發學子科技熱情
為期三天的「2025澳門本地科學營」於710日、14日至15日順利舉行並圓滿落幕。本屆科學營由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及澳門青少年科普教育協會聯合主辦,並獲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美高梅、珠海大橫琴發展有限公司、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及珠海凌煙閣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澳門基金會提供部分贊助。活動共吸引160餘師生參與,旨在透過豐富活動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本地科研發展與應用,親身體驗科技魅力,激發創新思維

立足灣區 科創興澳
主辦單位強調活動對培養本地科技人才之重要性。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理事長邵漢彬於活動中指出,「立足灣區,科創興澳」,科技力量不但是驅動本澳產業革新的引擎,更是澳門融入大灣區及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關鍵紐帶。澳門青少年科普教育協會理事長唐華軍表示,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青少年掌握科技知識至關重要

前沿課題啟迪:邁向綠色低碳城市
科學營開營第一課由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戴寧怡主講,主題為「綠色低碳城市:從建築到電力能源系統」。戴教授深入剖析城市低碳轉型現狀,勾勒未來能源體系四大趨勢:清潔低碳、多能耦合、源荷互動、信息物理深度融合,引導青年學子思考科技創新在優化城市能源系統及推動綠色城市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動手實踐:理論聯繫實際 點燃探索熱情
活動期間,學員分別走進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進行深度學習與實踐

澳門大學分營:學員參訪了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見識到實驗室的前沿設施。為了將課堂理論轉化為實踐體驗,學員進行了分解水產氫實驗。培正中學黃國程同學分享:「通過教授的講解,我不禁感嘆各種儀器設計之精妙,原理之巧妙。在得知幾種儀器的最基礎原理其是基於我們初中就學過的物理,我不禁想到一句古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澳門科技大學分營:學員參觀了大學校史及成就展廳、“全球地圖中的澳門”特色館藏、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濠江中學洪羽熙同學表示:「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觀澳門科技大學的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裏面的重點設備,並展示了幾塊隕石和月壤,讓我感到非常的興奮和震撼。

探訪深合區 直擊產業前沿應用
科學營今年更增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考察環節,讓學生近距離了解智慧城市建設、中醫藥現代化及芯片技術等前沿領域在大灣區的實際應用

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透過導賞員的介紹,了解中醫藥產業園區的日常運作以及現代中醫藥的研發及處理方法,認識科技在中醫藥產業上的創新實踐,勞校中學招嘉睿同學表示,在橫琴中醫藥展區,中藥與科技氣息交織,令人心生感慨。在現代技術加持下煥發新生的中醫藥產業,透過即時影像可觀察到從炮製到研發的創新實踐,讓其傳承有了堅實根基,也讓大灣區走向更廣闊未來的圖景愈發清晰。

橫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學員分別參觀了棋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聆聽了凌煙閣科技公司的專題講座,透過講座,同學們認識了凌煙閣的芯片科技以及AI和芯片對現時科技、醫療、生活上帶來怎麼樣的發展。會後,師生們也向主講者發問有關合作、芯片、應用等問題,會場氣氛熱烈。鏡平學校(中學部)甘啓亨同學表示透過科創中心參訪看到了淩煙閣的發展,也深入瞭解了他們的研究方向,其中的講座尤為深刻,前沿探索與產業實踐的碰撞,讓我對自身生涯規劃有了新啟發,將個人成長嵌入行業發展脈絡,方能找准方向、行穩致遠。

收穫豐碩 啟迪未來
為期三天的科學營圓滿結束,參與學員均表示獲益良多。菜農學校楊嘉業同學總結道:「參加這次科學營讓我受益匪淺。通過有趣的實驗和互動講座,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高等教育級別的科學知識和創新科技,還親身體驗了科研的樂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電解水制氫催化劑」實驗,過程既鍛鍊了我的邏輯思維,也讓我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感謝主辦方提供這樣寶貴的學習機會,這次經歷讓我對科學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讓我們深深感受科學的魅力,也堅定了我未來繼續探索科學領域的決心。聖保祿學校潘瑩瑩同學表示,「今次的科學營,令我收穫頗多,無論是有趣的科學實驗,還是專業人員的講解,都令我對於化學、生物以及物理的領域,有了更加多的了解。實驗的反覆測試,得到不同的結果,講者通過對知識的掌握,為我們解答疑惑,芯片的研發,需要一次次的試驗,都令我明白到,科研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耐心,更需要不被困難打敗的精神。

本次科學營活動不僅拓寬了學員視野,更點燃了他們對科學技術的熱愛與嚮往,為未來學習與職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啟迪方向,並增強了對澳門科技發展前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