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走進澳門校園及社區科普

       本月11日,由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等機構支持的“外地專家走進校園及社區科普活動”分別在澳門培正中學及鏡湖護理學院舉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專家等代表團通過學術講座、實踐交流等形式,為澳門科創教育注入前沿視野。

       此次專家團陣容強大,涵蓋生命科學、工程技術、資訊科技等多領域頂尖學者,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閻錫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孫麗麗,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楊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高福,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涂善東,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盧宇彤,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張蔚,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劉雪明等重量級專家親臨指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解欣、辦公室副主任孫明杉、國際合作辦副主任呂雯潔,以及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項目主管吳瑛楠等相關機關負責人隨團參與,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科教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中國工程院院士涂善東於澳門培正中學以“工程讓世界更美好”為題進行專題分享講座。通過圍繞古代及現代工程技術如何重塑人類生活圖景為核心,用生動案例展示了工程建設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貢獻,並剖析了這些工程背後的理念和技術演進。此外,本次講座主要出席嘉賓包括澳門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副校長陳敬濂,共150名師生出席。隨後,專家參觀培正中學中華文化館和創新科教館,了解學校在推動科學教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方面的成效。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於澳門鏡湖護理學院以“微生物與人類”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高院士從全球公共衛生視角闡述微生物研究的最新進展,現場師生積極參與討論,反響熱烈。此外,本次講座主要出席嘉賓包括澳門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澳門鏡湖護理學院院長尹一橋,共600名師生出席。隨後,專家參觀鏡湖護理學院,近距離了解澳門護理教育課程。并向專家展示人工智慧結合醫療儀器的教學模式。

       院士及專家等代表團還參訪澳門百年華人慈善機構同善堂,深入了解其服務澳門的五大慈善工作,並就慈善事業與教育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此次參訪加深眾人對同善堂發展的認識,共同見證本澳社會變遷、發展歷程以及中華慈善事業的發展。

      “外地專家走進校園及社區科普活動”為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每年舉辦的特色科普活動。於20152月首次舉辦後,得到了學校及社會各界很大的迴響,活動組織外地專家們走進校園,分享自身經驗及知識,普及科學技術,激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從而投身科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