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走進校園

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論壇(澳門)○●『專家走進校園科普活動』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合辦,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承辦之「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論壇(澳門)」系列活動之一「專家走進校園科普活動」。已於二月二十二日啟動,為期一個月進行。該活動組織了三十五位本地及外地專家走進校園,為學生作科普演講。

图片

        澳門大學副校長馬許願以 "Two Decades nurturing Scientists in Macao: From A Desert to 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ina excelling in the World-Stage of Electronics" 為題,透過英語演講,豐富學生的知識同時並能提升語言能力。

图片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助理教授趙靜以「美麗的藥食兩用真菌」為題,透過常用的藥食用菌作例子,講解其保健和食療功能。

图片

        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助理所長梅苞以「天外來客 - 隕石的故事」為題,透過隕石的故事,引發學生對宇宙天文學的興趣。

图片

         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院長王百鍵以「認識你的車輛」為題,從科普角度去介紹現今汽車的分類、主要系統、發動機及電子控制系統的原理。

图片

        澳門科技大學資訊科技學院副教授李曉東以「電力電子技術與節能新生活」為題,介紹可再生能源的種類及如何開發利用綠色能源的方法,現場師生一同互動。图片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李銘源以「斑馬魚:發現藥物的好幫手」為題,以理科生為對象,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興趣。

图片

        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系主任唐華軍以「啤酒遊戲與商業模式創新」為題,以商科生為對象,啟發學生如何對現實中的商業模式進行創新。

图片

        澳門大學模擬及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余成斌以「點沙成金–澳門「芯」系天下」為題,目標為本地年輕一代注入動力,繼而推廣微電子學術科研技術。

图片

        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電腦資訊科學系副主任黃志文以「大數據、物聯網及智慧城之關係」為題,講述何為大數據,大數據之價值,大數據、物聯網及智慧城之關係,以及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不同應用。

图片

        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主任梁麗嫻以「中藥現代化的研究技術與方法」為題,講述如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來提高中藥的國際競爭力,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求。

 

         活動至今分別於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嶺南中學、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培道中學、培華中學、新華學校、創新中學、教業中學、慈幼中學、廣大中學、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培正中學、高美士中葡中學、粵華中學、海星中學、濠江中學、聖玫瑰學校、鏡平學校、東南學校、勞工子弟學校、利馬竇中學等22間學校進行了講座,參與人數已達九千人次。

 

        透過專家們走進校園分享自身經驗及知識,普及科學技術及介紹科技金融對澳門的影響及發展、並激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得到課本以外知識,充實學生的知識涵養。


分享至社交媒體: